课件编号4907864

第八章第六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4-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26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八,第六,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
  • cover
第六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教学理念。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部分的重中之重,呈现规律较多,变化相对复杂。从能力要求来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究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测量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都是一个考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题目。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科学结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通过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将折射“现象”顺利地过渡到实际“应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相对较多,如果成像规律呈现得不够清楚的话,会显得很繁杂。 2.学生情况分析 按照教科书章节顺序,本课应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学习。本节是八年级课程的一个大探究,此时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自主地设计实验,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因此实际教学中还是需要采取以导为主的策略,及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规范,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方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教学方式 采用以实验和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4.教学手段 以小组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及技术准备 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教学的主要困难有五个: (1)本节需要完成的内容相对较多,同时要求充分体现探究精神。倘若学生基础薄弱,那么设计教学方案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导致的问题就会很突出。 (2)蜡烛成像不够理想,火焰摇摆不定,成像模糊,不利于学生观察判断,同时桌面上很容易滴上蜡液,不容易清洁。 (3)现有成套的光具座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虽然不是非常困难,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4)物和像的大小全靠眼睛观察比较,无法量化,不利于科学地得到结论。 (5)由于时间有限,探究不够充分,成像规律呈现得不明显,结论的得出难免有些牵强。 如果学生基础薄弱,教学设计实效性不够的话,以上五点困难可能同时存在。 基于以上因素,首先考虑对器材进行改造,争取把器材对学生探究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然后再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具体做法是: (1)用发光二极管组成L型发光体,代替蜡烛,其优点是物体特征明显,成像清晰稳定,节能环保(见图一)。 (2)在发光二极管的载板和光屏上打上等大的小格,使物体和实像的大小可以量化,使探究更真实可信、更科学(见图一、二)。 (3)将光具座上的固定标尺拆下,两边安装钢卷尺,优点是零刻线可以随凸透镜的位置移动,物距和像距可直接测量,无须换算,同时,能移动的标尺也活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在近1 m的范围内调整物距和像距(见图三)。 ( 图一 图二 图三 ) (4)探究实验时间有限,探究的范围难免不足,为体现整体结论的严谨,采用光路解析法辅助教学。 (5)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将教学重点落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过程上,不主张由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究规律。教学以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观察实验为基础,用实际图形展现成像规律,让学生容易从中总结规律,并能感受到规律的科学与严谨。力图让学生在探究的全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感悟,体会到一定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从而得到思维能力上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