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15850

3.《所见》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5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所见,教学设计
    《所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示标导学 1.用课件出示观课文配图: 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 2.板题:《所见》 3.示标导学:(用课件出示) (二)自学自测,小组纠错 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三)质疑拓展,归纳总结 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四)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板题,示标导学 l.熟读全诗。 板题:《所见》 2.示标导学:(用课件出示) (二)自学自测,小组纠错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质疑拓展,归纳总结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师小结。 (四)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分析指导字形 比较字形。振———晨蝉———弹忽———物闭———闲 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教学反思: 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