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19725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课件 (共32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7491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遗传,PPT,32张,课件,证据
  • cover
课件32张PPT。第1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4)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 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3)具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 能力2)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 生突变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 精确的自我复制给你以下生物,你认为选择哪些生物作实验材料较好?为什么? 英国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28年R型菌 (菌落粗糙、无毒性) S型菌 (菌落光滑、有毒性) 多糖类荚膜 (具有保护作用)菌落:单个微生物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肉 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 生长群体加热杀死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 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实验①和 ②能说明什么问题? 2、实验①和 ③能说明什么问题? 3、实验④中小鼠死亡原因是什么?S型菌从哪里来? 4、以上实验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①S型菌+小鼠→小鼠死亡 ②R型菌+小鼠→小鼠活 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活 ④加热杀死的S型菌+R型菌+小鼠→小鼠死亡,有S型菌 思考 :思考:要确认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实验的关键思 路是什么?需要具备怎样的技术? 从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肺炎双球菌混合观察,R型菌是否有转化成S型菌 需要具备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提出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的手段。涉及细菌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44年思考:为了进一步证明DNA使细菌发生转化,还可进行 什么样的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 1、虽然已经有科学家证明了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人们仍然认为遗传与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有关。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其中20种氨基酸不同的排列组合将是各天文数字,可以作为一种遗传信息,且在不同生物体中,同源蛋白之间在结构特异性上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DNA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只有4种不同的碱基,人们一度认为不同种的有机体的核酸只有微小的差异,因而形成一种观念,基因和染色体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 2、人们认为转化实验中的DNA并未能提的很纯,还附有其他物质,可能正是这些少量的特殊蛋白质在起转化作用 3、也有人认为即使转化因子确实是DNA,但DNA也可能只是对荚膜的形成起着直接的化学效应,而不是充当遗传信息的载体 实 验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1、结构: 2、营养方式:资料:T2噬菌体DNA比例为40%,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比例60%,组成元素是C、H、O、N、S等。 想要研究DNA和蛋白质,对什么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最好?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果35S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1.感染2.搅拌3.离心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 1.实验目的?该实验所用方法的名称? 2.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 能否同时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能否用14C和18O标记? 3.如何将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 4.实验过程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成分? 间接的将蛋白质和DNA区分离,分别观察他们的作用。 不能同时标记,不能用14C和18O标记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同位素示踪法分别用带有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5. 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哪里?说明什么问题? 6、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一结果说明了 什么问题? 7、进一步观察发现, 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而32P标记的一组实验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一结果又说明什么? 8.以上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 说明DNA进入细菌体内 说明蛋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