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20437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质量检测试卷、答卷、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48526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透镜,及其,应用,质量检测,试卷
    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2018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内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2018上海)光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白蓝 3.(2018衡阳)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起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请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 4.(2018北京)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5.(2018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6.(2018凉山)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7.(2018广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 8.(2018福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0cm,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放大的虚像 9.(2018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10.(2018包头)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 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 C. 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D. 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11.(2018陕西)2018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B.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 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D. 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