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929820

第三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72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案
  • cover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析 本年度这些班级学生对于电脑并不陌生而且有大部分学生对于电脑操作熟练,当然只是部分学生,有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很陌生,毕竟是农村学生,所以本次课让学生对于电脑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信息技术有一定了解。针对熟练计算机的学生讲解深一点,其它的主要以认识为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让学对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及信息技术有哪些作用,在脑海里对信息技术的认同及对未来的信息技术的向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每次历程的认识;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对部分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情感。知道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 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每个阶段的标志性技术; 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未来前景的认识; 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从已知过渡到未知的方式展开教学,即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所见所用的计算机入手,带领他们引伸触觉到未知的信息技术的过去及将来的领域去;通过播放视频、课件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解除疑惑,建构知识。(观看引导法、讲解法) 六、教学过程 复习知识,教师以提问式的方法回顾上次课讲解的“信息技术”的定义;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有一定的印象后,老师加以说明,让学生牢牢记住。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看视频“古猿人生活动方式”老师提前准备好,让同学思考古代人是不是做什么都靠双手,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信息技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经过后天的发展形成, 讲授新课 教学 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广义上讲,完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技术的总和; 信息技术发展: 第一阶段:语言的使用 第二阶段:文字的出现 第三阶段: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阶段: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出现 第五阶段: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老师结合PPT展示每个阶段标志器件,一一讲解每个阶段的特征,先让学生阅读,然后以提问式、讲解式的方法理解信息技术的阶段发展特征及意义。 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P10页,信息技术的五次发展历程,明白其中大意;分别找出其中的阶段标志事件。 可以小组讨论,把重点用笔标记出来,然后回答; 掌握其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代表,比如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使用)。。。 通过理解文字大意来对信息技术每个阶段的认识与理解。 巩固练习 老师提问 信息技术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 信息技术第二次信息技术的标志? 通过提问让学生加强理解及记忆认识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设问:经过多次的发展后,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见解。 引入过渡。 引导并归纳: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信息技术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课件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如:信息战争、大数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领域 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教材划书,加深理解。 形象直观地讲解知识点。 信息技术的广阔前景 设问:我们把第一台计算机和当今的计算机对比一下,谁能归纳出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变化特点? 纷纷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件归纳计算机的发展特点: 1、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过; 2、电子商务(距离淘宝、天猫、京东等);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