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931147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 必背知识

日期:2025-04-2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00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历史,社会,必背,知识
  • cover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提纲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 (非洲)北部。 (尼罗河)蜿蜒北流。 2、国家的出现:公元前 (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形成了几十个最初的小国;约公元前 (3100年), (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3、君主专制的强化 (1)古代埃及国王称为 (法老),自诩为 (太阳神之子); (2)法老独揽国家 (行政大权),主宰国家 (经济),控制国家 (军代和司法); (3)法老为自己修建宏达的陵墓— (金字塔)。 (胡夫)的金字塔规模宏大,高近150米。 4、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1)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 (2)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 (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 (3000年前后); (3)天文学: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 (太阳历)。后来的 (罗马历法)和今天通用的 (公历)都源于此。 (4)医学: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埃及人初步知道了 (解剖学)的知识,懂得 (血液循环)与 (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 (分科治病)。 5、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答案见笔记) 6、古代埃及的盛衰 (1)强盛:公元前15世纪时,埃及成为跨 (亚非两洲)的帝国。 (2)衰亡: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 (波斯)灭亡。到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 (阿拉伯帝国)一部分。 二、古代西亚国家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故有 (“新月沃地”)之称。沃地的东部即 (两河流域)。 2、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公元前 (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3、文明成就 (1)《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目的:为了维持 (统治),制定者: (汉莫拉比),地位: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 (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主要内容:共有条文 (282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 (古巴比伦)社会阶级状况。 (2)楔形文字:古代 (两河)流域的人民发明的,有力推动了 (西亚)文化的发展。 (3)腓尼基字母文字:在今天大致黎巴嫩一带, (腓尼基人)发明和传播了 (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的 (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4)大型工程: (空中花园) (5)天文历法: (太阴历)、 (七天一星期制度) 三、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在南亚次大陆上,有两条重要的河流 和 (印度河、恒河)。 2、国家的出现:约公元前 (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来,来自中亚的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陆续建立起小国。 3、等级制度:根据 (“种姓制度”),社会成员被划分为 (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 (婆罗门),他们是 (祭司)和 (贵族),掌握 (神权);第二等级是 (刹帝利),由 (国王)、 (武士)、 (官吏)组成,把持国家的 (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是 (吠舍),是广 大的 (农民)、 (牧民)、 (手工业者)和 (商人),他们要向国家 (纳税), 为神庙 (上供),养活 (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是 (首陀罗),主要是 (被征服者)和 (贫困破产的人)。该制度规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该制度激化了 (社会矛盾)。 4、佛教: (1)诞生:公元前 (6世纪),创始人叫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人们称为 (释迦摩尼)。 (2)教义: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 (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的根源是 (人的欲望),只有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 (“极乐世界”)。 (3)兴盛: (公元前3世纪),国王 (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会 夏朝的兴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