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41633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日期:2024-06-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182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 cover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诸侯国渴求人才 B.宗法制解体 C.小农经济的出现 D.私学的发展 2.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体现了儒学 A.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B.已经形成完整思想体系 C.借助礼乐教化百姓 D.利用伦理维护统治秩序 3.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  ) A.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 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D.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 4.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这表明荀子(  ) 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 C.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5.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治大国,若烹小鲜?????? D.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6.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7.“本质上是无神论的孔子的理性主义,(汉代)已经为虚伪的宗教信仰和迷信所冲淡。”这反映出汉代( ) A. 儒学本质发生变化 B. 不同思想的融合 C. 佛教影响十分广泛 D. 政教合一的趋向 8.汉武帝以前的丞相,多为功臣或功臣子弟;汉武帝之后,丞相中出身于齐鲁地区的人开始增多,昭帝朝四位丞相中的两位、宣帝朝五位丞相中的三位就来自上述地区。这反映出汉代(  )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儒学地位的提升 C.中央集权的强化?D.政治中心的转移 9.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  ) A.天行有常???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格物致知 10.与李斯比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经为指针,寻找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相吻合的文化形态。”董仲舒“高明”在(  ) A.鼓吹“以吏为师”? B.倡导“儒法结合” C.高举“崇儒更化”? D.抨击“无为而治” 11.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12.“中兴陆学,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 A.朱熹???? B.李贽?? ?C.王阳明??? D.黄宗羲 13.元代学者郭居敬辑选了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元曲伦理剧寓教于乐,《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这反映出元代(  ) A.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