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5.1 文化根 中国心 课题 第2课时 提高文化软实力 建设文化强国 编号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第 周 姓名 班别 第 小组 【教学目标】 1.知道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 2.通过学习,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认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教学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自主预习】 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①中华文化与世界多种文化交流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_____ _____的成果,_____,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②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让世界越来越深入地_____,中华文化也_____着世界。 2.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指一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3.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答: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_____,是_____的巨大精神力量; ②有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_____的实现; ③有利于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_____,坚定_____,传播当代中国_____; ④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_____,提高中国的_____权。 4.怎样建设文化强国? 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_____。要让一切_____源泉充分涌流,开创_____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_____全面提高、_____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合作探究】 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践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在行动! (1)作为中学生,如何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 2.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018年2月16日播出后,《三字经》《将进酒》《登鹤雀楼》……古典诗词被改编成一首首歌曲,在现代化的舞台上被全新演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1)青少年应如何传承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 )1. 2017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GDP比重为4.14%,文化产业渐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说明: ①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的文化自信 ③文化的软实力影响着国家的硬实力 ④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逐渐被文化淡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生活 ②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近年来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参与的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会,古诗词鉴赏及汉语桥等特色主题节目,引起众多人士的积极参与。开展这些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增强人们热爱祖国语言情感,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 B.有利于展示我国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增强我国软实力 C.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D.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是作秀的表现 ( )4.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