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58746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2课时)

日期:2024-05-0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51703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世界
    单号: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2.巴西讲的语言是 。 3.西亚和北非是 人种,讲 语,信奉 教。 双号: 1.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2.世界上三大宗教是 、 、 和 。 3.《圣经》是 的经典。 葡萄牙语 白色 英语 基督教 佛教 汉语 阿拉伯 伊斯兰 伊斯兰教 基督教 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伏口中心学校 地理组 制作 2018年11月15日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一) 1.理解什么是聚落,了解聚落的主要 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通过读图能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 景观的差异。 你能解释一下聚落的含义吗? 聚落 落:停留或居住 的地方 聚:集合、集中 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一)聚落的形态 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上千万的巨型 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居民点叫村庄;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叫集镇。 聚落的主要形式有两种 合作探究 城市和乡村在人口分布、交通、居住条件、建筑特点、生产方式等方面有何不同? 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由于城市的工作条件、教育、医疗条件较好,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乡村人口稀疏。 人口分布 交 通 城市交通密集、四通八达 乡村交通稀疏、相对落后 城市居住条件相对拥挤,由于用地紧张,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乡村居住条件比较宽松,房屋一般都不高,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 居住条件 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 乡村的生产方式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为主 稠密 稀疏 密集四通八达 稀疏落后 紧张 宽松 稠密高大 分散低矮 工业 商业 服务业 农、林、牧、渔业 人口 分布 交通 居住 条件 建筑 特点 生产 方式 城市 乡村 点击图片可放大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② 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 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 ?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湿热地区雨水多,所以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 读图,想一想,东南亚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干栏式民居,高脚、窗大、墙体薄。有利于排水散热,在热带地区的海岸或河边造房,方便乘船生活。 读图,想一想,北非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窗户较小,房屋多采用石材和泥土修建,墙体较厚实,平顶。这与北非气候干旱,光照强,气温高有关。 蒙古包 蒙古包和过去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便于安装和拆卸,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相适应。 1.图中三处属于城市聚落还是乡村聚落? 2.三处聚落选址有何共同点? 3.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聚落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都位于河流沿岸 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 地形平坦 气候温和湿润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 影响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主要受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