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67924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5183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思想,解析,原卷版,演变,主流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出现 原因: 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瓦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阶级:士的阶层崛起 文化:私学的出现,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派别及主张 儒家 1、孔子 核心:“仁”和“礼” 政治: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 政治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 伦理观:性本善 3、荀子 政治主张:礼法并治 伦理观:性恶论 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道是万物的本源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 道是万物本源 齐物论 顺应自然规律,天与人不相胜 逍遥的人生态度 法家 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应当根据时代需要进行变革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强调以法治国 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俭 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历史背景 汉武帝即位初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加剧,匈奴为患 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发展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 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主张儒学独尊,实行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内容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君权神授和天人感———为儒学披上了神学的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三纲五常 影响: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思想统一有利于政治统一 君权神授有利于巩固君权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 考点三、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体系,以理为核心,故名理学。天理的实质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制度) 一、原因: 三教合一 南宋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宣扬正统的需要 二、内容 宋明理学主要包括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颐、程颢、朱熹)和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王守仁)。 (一)程朱理学 1、理是万物的本源(体现在自然方面是自然规律,体现在社会方面是封建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 2、存天理,灭人欲 3、格物致知 4、编写《四书章句集注》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世界本源是心 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理也;本心体悟;发明本心;扫除物欲和意见”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他还提出“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来源:同属于儒学范畴。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一个“理”,“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思想主张: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根本目的:都要求克服人的私欲,规范人的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不同点: 宇宙构成: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方法论:注重外在功夫,主张格物致知;偏于内在功夫,主张致良知 作用:理学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