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997499

第16课 启蒙运动 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3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6课,启蒙运动,教案
  • cover
第16课 启蒙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6课启蒙运动。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思想启蒙,简单介绍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萌芽于17世纪的英国,全盛于18世纪的法国,前后绵延近一个世纪。第二个子目简单介绍了英国的启蒙思想。介绍了英国出现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他们的主张。第三个子目介绍了法国启蒙思想,介绍了法国出现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2.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多元史观时采用先小组讨论再进行总结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伟大人物、先进思想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培养崇尚理性、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四)教学重点: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五)教学难点: 启蒙运动的理念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教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归纳法。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激趣引入 在巴黎,有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共有70多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因为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高兴“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大旗,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思想启蒙 1、含义: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 启蒙运动则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2、兴起背景 提问,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思想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3、核心:理性主义———思维着的悟性”,指人的思考及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凡事都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非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特点有:冷静的态度、全面的认识、详细的分析、后果的预知、自信与勇气、各种计划方案等。 理性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 答案: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还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和核心。 4、启蒙运动的活动历程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的印象,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目标二:英国启蒙思想(起源) 为什么源于英国?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 答案: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 ②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霍布斯   国家构成:提出“社会契约”思想。指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发封建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