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001825

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导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59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5.1.2,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导学案,答案
  • cover
九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主任签字 课 题 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 课时 主备人 执教者 审 核 审 签 累 计 课 时 总第 课时 使 用 时 间 2018年11月 28 日 学习 目标 知道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 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难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法指导 学习流程及内容 课堂随笔 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创新与建设的强大引擎。 智慧校园,手机媒体,网络游戏,动漫,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都是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进行文化创新。 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客观、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自主学习读材料,思考问题:戏曲进校园 2018年,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全省将先后安排258场戏曲演出走进河南各个高校。 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第一阶段为5月~6月中旬,第二个阶段9月中旬~12月。我省要求,各参演院团不得向承接演出的学校收取任何费用,各高校要做好配合,不得收取演出院团任何费用。 思考:我省为什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2、自学教材内容,思考问题:为什么要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 实现文化创新要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实现文化创新,就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创新民族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创新民族文化需要怎样处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发展中,与世界多种文化进行着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有何影响?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让世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华文化也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世界。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7)怎样实现中华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2)、(3)、(4)、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合作交流。 聚焦2018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2018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11 月 2 日至 4 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手持蜡烛“走”进南唐高官韩熙载的“文艺饭局”,动动手指就能畅游敦煌莫高窟欣赏高清壁画,穿上VR套装探秘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在南京融交会上惊艳亮相的一批数字文博研发成果,成为朋友圈里的刷屏热点,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尝鲜体验,穿越古今。AR、VR、全息投影、三维扫描等“黑科技”,让过去深藏库房、枯守展厅的文物瑰宝变得鲜活生动、触手可及。 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优化产品功能,后者提升产品附加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此催生的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带来的是更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 读材料,思考:(1)科技发展对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