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17119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日期:2024-05-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41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一节
  • cover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基础知识:1.了解人类对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认识过程,会用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2.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能准确区分经纬线,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正确判读经度和纬度,初步认识经纬网。 ? 基本技能:1.能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能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2.?能够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在地球仪上探究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3.能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 ?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类为摸索地球的形状而经过的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接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惯。 ? 【教学重点】 ?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等。 ? 2.了解经纬线、经纬度的定义,能够准确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了解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 【教学难点】 ?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制作地球仪等。 ? 2.掌握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 3.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教学等。 ? 【教学课时】共4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下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看到地球的视频,观看完后,提问: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感想?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 ? 学生:看视频,回答教师的提问。 ? 师生互动:向学生介绍有关视频的背景等。 ? 教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教师:“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感受一下。 ? 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考: ? 问题: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 学生回答:(略)。 ?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略)。 ? 过渡:后来,随着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一些人开始怀疑“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形状可能与“月球”、“太阳”等类似,也是一个球形,这样,关于地球的形状的问题,就在人们之间开始了一场争论。 ?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讨论活动,体会一下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那一段艰难历程:活动: ?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前后4人一组(个别为6人),分别选取教材中有关“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在太空看地球”等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图示和资料中的一个,小组讨论学习,认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 ? 学生:1.自己挑选某一个过程,2.小组代表向全班作介绍,演绎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有关科学史的教育。 ? 小结: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在太空看地球的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际,从现象到真理的漫长的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得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因为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