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2322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上学期]

日期:2024-05-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42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 cover
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高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 2.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 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铁丝、铜线、铜片、锌片、碳棒、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水、烧杯、电流计、电脑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使用Flash课件:一病人经常头痛,经查原来与她的假牙有关:一颗钢牙与一颗金牙。为什么?学了今天的课程,就会明白这是什么原因。 [电脑投影]请完成以下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1.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2.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3.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一起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操作演示。 [学生回答现象及原因] [FLASH多媒体课件重现以上实验] [提问]为什么第3个实验中铜片上会有气泡产生? [结论]氢离子在铜片得到电子变成氢气,说明电子是从Zn顺着导线流到Cu片上。 [问]如何证明电子是人锌片顺着导线流到Cu片上。 [答]在导线中接一电流计。 [演示]在锌、铜之间连一电流计后插入稀硫酸中。 [现象]电流计发生偏转。 [电脑播放FLASH课件]Zn—Cu原电池原理及电子流动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电脑板书]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一、原电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铜锌原电池电极反应: 负极(锌片):Zn-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 = H2 (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 Zn2+ + H2 [电脑投影]以下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如能,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和总反应方程式。 [演示以上实验] [学生讨论]A、B、C可以形成原电池。 [学生完成练习后投影] A电极反应为:负极(Fe)Fe-2e- =Fe2+,正极(C)2H+ +2e- =H2 总反应:Fe+2H+=Fe2++H2 B、C电极反应为:负极(Fe)Fe-2e- =Fe2+,正极(C)Cu2+ +2e- =Cu 总反应:Fe+2H+=Fe2++H2 [学生讨论]组成电池的条件。 [电脑板书]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单质)。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学生设计并上讲台操作]用锌片、铜片、桔子瓣、电流计设计一个原电池。 [电脑板书]二、化学电源 [实物展示]锌—锰干电池 [FLASH课件]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工作时电子流向与有关电极反应。 负极(锌):Zn-2e- = Zn2+ 正极(石墨):2NH4++2e- = 2NH3+H2 电池反应:Zn+2NH4+ = Zn2++2NH3+H2 [FLASH课件]铅蓄电池组成结构、工作微观原理及有关电极反应。 负极(Pb):Pb-2e- = Pb2+ 正极(PbO2):PbO2+2e- +4H+= Pb2++2H2O 电池反应:PbO2+ Pb+ H+= 2Pb2++2H2O [讲解]铅蓄电池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溶液硫酸的消耗,因此,要注意在正、负之间定期硫酸,以保证铅蓄电池的循环。 [小结]用电脑显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原电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铜锌原电池电极反应: 负极(锌片):Zn-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 = H2 (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 Zn2+ + H2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单质)。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二、化学电源 作业:课后P108 一、1,3,4 [教后记]本节课利用实验与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优势,改教为导,变学为思,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自求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际教学来看,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