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设情境 在二战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达到顶峰之时,也是他们开始走向灭亡之日。大战是如何发生转折的?世界人民是如何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 第33课 大战的转折与结束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不断侵略扩张,与世界人民为敌。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敌人 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所以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打败他们。 1. 走向联合的会议 时间: 签订条约: 形成组织: 目的: 1942年元旦 华盛顿 《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地点: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会场 共同合作与轴心国作战。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影响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极大地改变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的对比,成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942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企图攻占苏联南部的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希特勒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命令“必须使用德国及其盟国一切可用的军队”。 单是空袭斯大林格勒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德军在8月23日的一次大规模空袭,一昼夜出动飞机2000多架次狂轰滥炸,满城大火,将斯大林格勒大片土地变成废墟和烧成断垣残壁。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胜利的转折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1、苏军——— 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2、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1943年2月,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2.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重大转折 1942–1943年盟军在北非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美军先后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战役中击败日军。盟军自此逐步开始反攻。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太平洋战争形势 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度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两面夹击德国。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 诺曼底登陆———欧洲1.第二战场的开辟 2.雅尔塔会议 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左起) 雅尔塔会议 时间:1945年2月。 主要内容: 1.会议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实行非军国主义化。 2.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意义:维护了三大国战时的团结与合作,也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军侦察部队和一队苏军在德国境内的易北河相遇,胜利会师。 美国国旗插上日本硫磺岛 3.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在波茨坦发表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广岛 长崎 4.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中国死伤人数达3500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42%。其中,死亡人数达21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 苏联共死伤2700万, 波兰死亡600万, 德国死亡650万,德国在欧洲的仆从国死亡160万,日本250万丧生。 人类在6年中蒙受了多么大的牺牲! (伦敦)轰炸过后, 废墟上的童年。 长崎,原子弹爆炸后,行走在废墟瓦砾间的3岁儿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