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32511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教案+学案)(打包3份)

日期:2024-04-3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25980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济南,交换,打包,学案,教案,课件
    课题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单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构建动场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冬天气温低,有的同学怕冷,不愿意打开门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追问:如何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呢? 引出本节内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学生根据常识回答,有的说病菌,有的能说出教室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引起大家的兴趣,让学生很快的融入课堂中。 二、 科学探究 实验验证 活动目的: 通过分组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 活动程序: 复习活动探究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小组代表展示设计方案,开始实验,完成学案内容。 3.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呼出和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是? (2)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氧气含量? (3)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实验现象和28页图表得出结论:呼吸前后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那气体是靠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这说明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活动策略: 该活动与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相一致; 活动设计中以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在活动中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统一。 活动评价: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及时给予评价。 学生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实验求证,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交流。 1.甲瓶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乙瓶内的细木条继续燃烧,丁瓶内的细木条很快熄灭,说明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多,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图,回答问题,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 以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展示汇报、结果分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自主学习 交流探究 活动目的: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交流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活动程序: 构建动场:演示扩散作用,学生举例生活中扩散作用 观看图片、动画,自主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学生、合作探究: (1)肺泡内气体交换发生在哪两者之间?气体是如何交换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2)组织里气体交换发生在哪两者之间?气体是如何交换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3)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展示交流,达成共识 活动策略: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有学习方向,然后小组探究,这样设计学生的讨论有成效。 2.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点拨。 3.学生阐述结果时,教师及时补充、更正,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和小组成员互评相结合。 学生回答: 饭菜的香味 一个人的臭脚丫子,满宿舍臭,这就是臭气的扩散。 下水道井盖打开,臭气传很远。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思考、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发言讲解。 设计意图:动画形象使知识点的形象直观;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通过展示汇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四、 角色扮演 总结提升 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巩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以及呼吸的全过程 1.“氧气上岗”:加入“我”是空气中的一个氧气分子,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到哪里上岗? 2.“二氧化碳”的旅行:假如我是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请问我要如何才能到达外界? 小结:呼吸的全过程 一、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学生讨论后,代表上台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 角色扮演环节使知识系统化。 五、 综合建模 请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