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32595

(公开课)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7张PPT)+教案+导学案+课堂实录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680190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开课,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37张,PPT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河北省滦州市第三中学 康丽艳 一、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打破了长久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首次动摇了霸占中国思想文化舞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权威,中国人逐渐找到了独立的人格,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新文化运动上承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下接五四爱国运动,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刚从古代史走过来,近代史刚刚接触,尤其是这个班的学生还没有讲完11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更不容易理解。本课题课文内容比较抽象,程度太深,不容易理解,与学生的实际还有差距。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来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学会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培养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生生帮扶,培养群学的能力和善于运用资源的意识。通过教师引导、提问,来协助学生思考和理解抽象事件。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昔日青年的奋斗爱国,激励今日的青年为梦想而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9世纪的中千疮百孔,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地主阶级洋务派技术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制度救国!但这都没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群激情昂扬的青年们,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以重铸国魂为理念,共同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思想救国的战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2课新文化运动,接受一场思想的洗礼!本节课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新旧冲突探背景、新意盎然看兴起、除旧布新谈内容、万象更新话影响。首先,进入第一篇章! 【设计意图】承接前面的救国探索,引出本节的思想救国。并通过四方面的引领,开启了本课的学习。 合作探究,剖析背景 教师展示探究要求:1、组长带动全组同学,形成探究结论。 2、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同伴、老师的支持。 3、依据材料概括总结,善于解读史料、运用史料。 学生依据导学案展示的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政治现状?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1915年末袁世凯宣布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思想冲突?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的传入 (2)1914年9月,袁世凯孔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