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034087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件 32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031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32张
  • cover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美国学者 罗伯特·坦普尔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要求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环节 大珠小珠 ———赞成就 数学 天文学 医学 农学 四大发明 想挑战吗 科技史知识大比拼 中国古代璀璨的科技成就 自主学习 第二环节 拨开云雾 ———探原因 类目 数量 天文历法 54 算数测量 7 方舆地质 26 生物医药 2 农牧桑蚕 12 采矿冶铸 1 水利河工 137 工业制造 无 土木建筑 无 邮电通信 无 ———《清实录类纂﹒科学技术卷》科技史料统计一览表 朱祖延、郭康松主编 天文历法 水利河工 《宋史》记载的高频次学科 中国古代科技侧重于哪些领域?为什么? 天文历法 水利河工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斐然的原因: 1.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 2.统治者加强王权的需要。 古代数学只是解决实际应用题,对数学概念、定理的探究则十分鲜见。如《九章算术》对其收入的246个与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等实际问题有直接联系的问题,书中做了许多解法与规则,但却没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和证明。 ———关于《九章算术》与近代数学的几个问题 第一,实用性:大多是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间接为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 第二,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整理总结古籍,注重个人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 第三,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有什么特点?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 备注:1125年前后是两宋交替之时;1068年 王安石变法;1085司马光废除新法;1218年宋金之战。 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068 国家政策、社会政治环境 ———《我国古代科技与经济关系定量研究》朱永俊 赵晓春 中国历代GDP总量、人口总量、科技发现总量与科学家人数分析 GDP总量(10亿) 人口总数(百万) 科技发现 总量 科学家人数 汉代 26.8 65 36 81 三国 16.0 30 6 32 晋朝 18.8 35 12 46 南北朝 19.3 36 8 82 隋唐 31.1 58 4 27 唐朝 45.6 85 18 92 宋朝 75.6 126 48 280 元朝 60.0 85 15 152 明朝 61.8 200 24 187 清朝 228.6 436 60 859 科学家的努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元代的木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间也有流传。维吾尔族人民,按照维吾尔文字拼音特点,制成单字,不是字母的活字。这很可能是世界拼音文字中出现的最早活字。以后,我国的活字印刷术经由新疆到波斯、埃及,传入欧洲。公元 1450 年前后,德国谷登堡(约 1394—1468)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铅、锡、锑的合金初步制成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史研究所主编 民族融合、对外交流 1、政治: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科技发 展提供了稳定的条件。 2、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3、政策:政府为巩固统治对科技给予政策 支持。 4、交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及民族融合。 5、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环节 暗香浮动 ———两个视角谈影响 材料一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罗伯特 材料二: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材料三:正因为其爆炸的威力和远距离的杀伤效果远胜于封建骑士所作用的大刀长矛,所以对埋葬旧世界,开创新时代起了较大的作用。正是由于火药的广泛使用,才使大规模地开采矿产成为可能,才有了近代的矿冶业。———《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材料四: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