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34239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6份)

日期:2024-05-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5073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1~3题。 1.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再想在此体验相同的情景大约需要滞留多长时间(  ) A.一个星期 B.十天 C.半个月 D.一个月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夏至日20°N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合指向标和纬度位置,判断①户型看水上落日余晖效果最好。故答案选A。第2题,5月下旬,太阳直射点在宾馆所处纬度的南侧,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此时太阳大约在西南方位。故答案选D项。第3题,在理想情况下游客见到“立竿无影”的情况是太阳直射20°N,两次间隔的最短时间是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之后再回来,大约7个度数,根据太阳回归运动的时间,四天大约一度,故需一个月左右。故答案选D。 答案:1.A 2.D 3.D 深圳市华强北商业区总面积约1.45平方千米,如今商业区日客流量30~50万人次。下图示意其发展历程。据此完成4~6题。 深圳华强北发展历程 4.上世纪80年代初华强北成为工业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材料充足 B.劳动力充足 C.国家政策倾斜 D.市场广阔 5.华强北工厂外迁,商场入驻,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服务设施齐全 B.企业竞争加剧 C.人力成本上升 D.土地成本上升 6.华强北成为“硬件创业的好莱坞”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完整 B.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能力强 C.金融服务和物流配送快捷 D.劳动力和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1982年,该地规划建设以电子工业和原料加工为主的工业区,上世纪80年代初华强北成为工业区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倾斜,C对。原料加工,原材料不足,A错。规划建设,劳动力、市场不是主要原因,B、D错。第5题,工业付租能力低,商业付租能力强。华强北工厂外迁,商场入驻,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成本上升,D对。服务设施齐全对企业有吸引力,不是外迁原因,A错。外迁不能缓解企业竞争,B错。工业区改为商业区,人力成本上升不是主要原因,C错。第6题,华强北研发和生产智能硬件,使硬件、软件相结合,并实现了互联网服务的加载。成为“硬件创业的好莱坞”,最主要优势条件是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完整,A对。研发设计、生产、市场销售、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形成产业链,B、C错。劳动力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 答案:4.C 5.D 6.A 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茧—丝—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7~9题。 7.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  )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低 C.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8.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 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 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 9.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  ) A.综合利用 B.农业结构调整 C.多种经营 D.延长全产业链 解析:第7题,机械化其实就是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