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40446

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51417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1课,孟子,二章,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37张PPT。富贵不能淫第一课时 孟子二章导入新课: 图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给大家讲讲么?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作者介绍作者简介: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上,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作品介绍:学习字词: 冠   淫 公孙衍 畎亩 拂士 百里奚guànyín y?n quán bì 字 词 积 累xī跟我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古文今译原则: 1、字字落实,句句 对应。 2、重点实词、虚词译准。 3、句式、语气(标点符号)不变。4、直译不通则意译。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译。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学习金钥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 惧, 安居 而 天下熄。” 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难道 真正 害怕 安静 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就天下太平。”分段释义分段释义 孟子曰:“是 焉 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 之 冠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 曰:‘往 之女家,必 敬 必戒,无违 夫子!’ 这 能 你 到 恭敬 谨慎 违背 行冠礼 教导 他同汝,你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分段释义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上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 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 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把 居住 实现 志向 使……迷惑 使……动摇 使……屈服叫做译文 把顺从作为标准的,是妇女之道。住在天最下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做大丈夫合作探究1.“是焉得为大丈夫”中的“是”指什么? 2、“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此”指代什么?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1.“是焉得为大丈夫”中的“是”指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合作探究2、“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此”指代什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