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57804

第6课 戊戌变法 说课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44926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6课,戊戌变法,课件,19张,PPT
  • cover
戊 戌 变 法 晚 清 知 识 分 子 的 变 法 强 国 梦 01 教材内容分析 02 教法学法选择 03 教学过程安排 04 学习效果预测 说课 流程 ` 戊戌变法 亚洲觉醒、亚非被压迫民族斗争水平提高 辛亥革命 教材内 容分析 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中体西用 制度 器物 思想解放 自我改革 革命 改良 近代化进程 西学东渐 01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互关联的历史知识体系,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有意识的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 03 02 04 教材内 容分析 学情分析 他们信息来源广,思想活跃,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欠缺,基础薄弱,历史基础知识都了解很少,对历史事件感悟敏锐但往往失之偏颇好走极端。 培养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其历史学科素养就成为每一节课的必备任务。 国遭劫难心生梦 (背景) 变法强国梦 教材内 容分析 教材内容再处理 救亡图存 逐梦想 (过程) 梦断京城 饮悲歌 (结局) 前赴后继 再追梦 (影响) 诞生 再 续 初 现 破灭 教材内 容分析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戊戌变法的 背景、过程、内容 结果,理解康有为 的维新思想特点以 及变法的意义、教 训,培养学生分析 材料,从史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和总结 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查找、 阅读资料,分组讨 论问题,提高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使学 生能够以实证精神 对待历史问题,认 清维新变法存在的 历史局限性,发掘 其透过现象看本质 的思维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认识清末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局所做的努力;了解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人格,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确立依据 突破策略 戊戌变法的背景是全面理解整个维新运动的基础,其影响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才能对该事件做出客观评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教材内 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确立依据 突破策略 一是学生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二是学生在评价时容易步入片面评价的误区。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并客观评价戊戌变法。 教材内 容分析 一是创设历史情境,分析当时维新派与顽固派力量对比,让学生明白“托古改制”是一种斗争的策略;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全面、客观评价戊戌变法。 问题导向 史料研习 讨论辨析 情境创设 阅读分析 自主合作探究 学科核心素养 教法学 法选择 学习中心课堂 自主探索活动为中心 学习发展—本位重点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核心) 教法选择 史料研习 问题导向 情境创设 教法学 法选择 通过引导分析历史史料深刻认识戊戌变法的背景,了解戊戌变法的措施、内容等,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真正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 将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取知识体验。 选取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清末中国的国家危局以及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所能采取的报国方式,理解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教法学 法选择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阅读分析 讨论辨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上课时汇报———终身学习能力 运用材料和教材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文字、图片等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史料实证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如何看待晚清知识分子的强国梦?———历史解释能力 播放视频,设问导入 循循善诱,逐步深入 检查自学,引发思考 环节一 环节三 环节二 课堂小结,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