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59281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40张ppt)+教案+视频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93130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案,ppt,40张,交融,19课
    第19课 北魏的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讲述了北魏的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本课的主题是民族大交融。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魏晋以来,各民族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课标要求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讲述淝水之战的概况,知道与之相关的典故。能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轴来理清其发展历程,进而学习北魏的建立;根据情境材料,视频、图片、材料等分析历史现象。通过古书来总结孝文帝汉化措施,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内容;小组合作分析材料,参与评价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孝文帝改革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创新支点 重新整合教材,利用古今,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脉略更加清晰,便于学生逐层深入的理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因而需要直观、生动的材料引导学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需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对历史材料的解读指导。 教学方法 讲述法、情境教学法、材料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新课 导入 师生谈话引出为何中国现在只还有55个少数民族?由此进入本课的学习。 活跃气氛,快速进入新课。 新 课 学 习 新 课 学 习 前秦 矛盾激化难一统 展示:通过三张地图看前秦发生了什么变化?回顾前秦强大原因? 归纳: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展示:前秦东晋对峙图 预测:战前前秦和东晋的实力对比? 为了统一中国,前秦发动了企图灭亡东晋的淝水之战。 视频观看淝水之战 自主学习淝水之战:屏幕左边展示淝水之战战后形势示意图,右边表格提供这场战役的几大要素,指导学生结合图表学习P93--94内容。 分析:战中民族关系对其失败的关系 归纳: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在于苻坚统治时期不注重民族平等,前秦内部充满了民族矛盾。 展示:时间轴 第二篇 北魏 汉化举措促交融 展示:鲜卑族的发祥地,时间的梳理 探寻:平城 统治危机出现 出示材料:展示材料,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到统治者面临的问题(民族矛盾,平城不利于统治),并帮他出谋划策。引出改革的关键一步是什么呢?得出迁都洛阳。 探寻:洛阳 汉化巩固统治 展示:孝文帝档案(播放音频) 迁都之后孝文帝开始有意识地实施汉化政策促进融合。 展示:利用对比图依次引导学生得出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汉化措施并回应课文内容。 活动:缩字游戏:孝文帝汉化措施。 总结: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古今 胡汉交融现盛世 合作探究: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展示:出示图片印证民族交融的表现 总结:说一说北方地区民族交融有何意义? 指导学生结合所学,谈看法,照应开头。 展示:利用图片展示今天我们身边民族融合的例子。 升华提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民族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携手前进 习题演练:砸金蛋 共勉: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板书: 了解前秦强大的原因 根据图表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淝水之战的概况。 思考分析:战中民族关系对其失败的关系 明确北魏的建立,并学会运用地图找到其都城所在地。 通过材料认识其面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