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060021

第10课 “冷战”的出现 学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4次 大小:332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0课,冷战,出现,学案
  • cover
第10课 “冷战”的出现 日期:_____ 班级:_____ 组名:_____ 姓名:_____ 评价:____ 学习目标:知道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建立;“冷战”下的德国的分裂。 学习重点:冷战政策的表现、两极格局形成。 学习难点:“冷战”的实质 【基础部分】 ◆回忆旧知 1.1914--1918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的双方是_____和_____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一战的性质是_____。大战最终以_____失败而结束。 2.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是_____。 3.1939--1945年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的双方是_____和_____。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_____,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大战最终以_____失败而结束。二战的性质是_____。 ◆学习新知 一、“冷战”的出现 1.概念:所谓“冷战”,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2.时间:二战后 3.双方:由美国发动 美国(资本主义阵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4.根本原因:(1)国家利益冲突;(2)社会制度不同;(3)意识形态不同 5.目的:(1)遏制苏联;(2)遏制社会主义;(3)稳定资本主义;(4)干涉别国内政;(5)称霸世界 6.序幕--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7.主要表现:(1)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1947年)--“冷战”开始 实质:遏制苏联;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2)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1947年) 实质:控制西欧;称霸世界 (3)军事方面:北约(1949) 8.两极格局形成:标志是北约与华约(1955)对峙 9.美苏关系变化:由二战中的合作到二战后的对抗。 二、“冷战”下的国家分裂 1.德国:二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后来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2.朝鲜:北朝鲜(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南朝鲜(韩国) 3.越南:北越和南越 【要点部分】 1.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了“冷战”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 (1)材料一中杜鲁门的国情咨文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在历史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分别是指哪两种类型的国家?他依据什么标准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 材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材料二中反映了美国将推行什么政策?马歇尔认为美国推行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三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图 (3)材料三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拓展部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材料二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三? 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在远东形成均势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讲话 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