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75101

4.3.5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练习+视频)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8271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3.5,经济,重心,南移,课件,练习
    第三课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5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2.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 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 交子 3.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4.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 5.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6.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开始兴起于( ) A.北宋时期B.南宋时期C.隋朝时期D.唐朝时期 7.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 ) 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8.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方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9.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城,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熟,天下足 二、非选择题 10. 南宋时候,水田增加,产量进一步提高。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绵纺织业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有了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南宋所造的船,上面已装有指南针,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力。 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2)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3) (3)试述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 A 7. A 8. C 9.C 10. (1)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2)原因:①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③是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辛勤劳动的结果。? ④当时中国南北方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好,更适宜农业发展; ⑤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及推广(答对任意3点即得4分) (3)表现:商业都市很多如临安和扬州,国内外商客往来不绝;海外贸易发达,造船业闻名世界,许多城镇兴起;北宋出现了纸币、广告、商标等。 课件17张PPT。经济重心的南移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八年级上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材料三: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苏湖熟,天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区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一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