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78487

江苏省靖江市三中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2月份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案+答题纸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454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七年级,答题,答案,考试卷,语文
    七年级语文检测参考答案2018.12.13 1.犷 谧 莅 遣 2.D 3.C 4.A 5.①吹面不寒杨柳风 ②一个纯粹的人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西游记》 人参果 镇元大仙舞起衣袖轻松困住师徒四人欲下油锅。孙悟空为了保住唐僧性命,许下可以救活树的愿望,三天内踩着筋斗云历仙山,游东海,最后经过落伽山观音菩萨处,觅得甘露泉水,终于使人参果树起死回生。 (2)B D 7.(1)答:A(“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是没有依据的,景依旧是迟日繁华,人的处境却已变为流放赴边,此句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 (2)答案:这首诗通篇用反衬(或对比)手法(1分)。诗中有三组反衬(或对比):第一句用昔日春游的欢乐反衬今天被贬的悲愁;第二句用花鸟的美景来反衬悲愁;三、四句用湘江水北流反衬自己的南迁。(写出一组即可得1分) (3)答案:诗人在贬谪的道路上,追思昔游,怀念京国,表达了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以及自己在仕途上遭遇的不平与忧郁。(写到对京城的怀念或对家乡的思念或远离京城的悲哀1分,写到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或被贬而失意的苦闷1分) 赏析: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该是心旷神怡的。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这个悲,是今天的悲,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也可以说,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今非昔比,重来此地,自己的处境已经是一落千丈,今昔对比,使诗人本来就悲伤的心情,更添一层愁绪。这一句诗是用此刻的情移过去的境,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此时的悲伤心情。“迟日园林”与“昔游”之间加一“悲”字,使句意曲折而丰富,语势跌宕而劲健。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今春”指出渡江的时间。“花鸟”概括春景,虽没有直接描绘声色,而鸟语花香的境界已在眼前。“作边愁”,是说今春的花和鸟不同往年,它们也含愁带恨。这里用了移情入景的手法,以比兴表达诗人的愁思。一个“作”字,语意双关。既象说花鸟,又是说人,亦可理解为人与花鸟同说,婉曲而有机趣。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作用。上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前两句的忆春、伤春转入叙事抒情,感慨自己从京都流贬到荒僻的南地。“独”字下得有力,使全句生神,激活全篇。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 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才提到湘江,点破诗题,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哀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诗人绵绵的愁绪就像是湘江水一样源源不断而来。结尾意蕴悠远,耐人寻味。此句紧承第三句点题作结,出语自然。管世铭曾说:“初唐七绝,味在酸咸之外。”并以此诗为例。所谓“味在酸咸之外”,即指诗中蕴含的情感复杂丰富余味无穷。这些诗句的妙处,不仅在于融情于景,而且还通过时间、空间、景物的不同对比,形成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