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9711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92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课题,分子,原子,1课时
  • cover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了物质。 (2)能用认识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二、教学重点:从宏观现象到微粒,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解、讨论等 四、教学用品:烧杯、品红、水、酒精、玻璃管、橡皮塞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把一瓶香水打开瓶塞放在讲台上。提问:1、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3、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倾听、思考 通过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验3—2】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为什么会扩散呢? 观察、思考 激发兴趣 二、导入新课【讲解】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这些微粒就是分子和原子。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板书】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倾听、思考 初步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 【讲解】分子和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同学们可以欣赏P50图片3—6、3—7,这些都是放大几十万倍后的图像。再请阅读P50第三自然段,这说明分子有何特点? 观察、欣赏、思考阅读、思考 认识到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板书】一、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设问】除此之外,分子还有无其他的特点呢?三、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进行P50“活动与探究”【提问】通过以上探究得出什么结论呢?【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向一根玻璃管中加入一半水,再加入一半酒精,振荡。【举例】就像一碗黄豆和一碗小米混合是不是两碗呢?【总结并板书】3、分子之间有间隔【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呢? 识记思考实验探究倾听、讨论观察、思考倾听、思考思考、举例、交流 初步了解分子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分子间有间隔” 【过渡】前面我们用到的水、酒精、氨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否再分呢?请同学们阅读P51最后一自然段。【设问】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原子,那么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这两种变化呢?以“水蒸发”和“水电解”为例向学生解释这两种变化及分子、原子的定义。【板书】二、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定义略)原子:(定义略)以HgO分解为例进一步向学生阐述解释两种变化。 倾听、思考阅读、回答倾听、思考阅读P52倾听、思考总结: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识记倾听、思考、阅读课本P52 初步了解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复习巩固两种变化初步从微观角度了解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微观上理解两种变化的实质 【总结】通过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并且知道如何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作业】课后习题、《基础训练》 倾听、思考、交流练习 对所学进行系统化总结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的原子 一、分子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功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