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0006

浙江省2011年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实践与建议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7081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浙江省,实践,教学,必修,化学,2011
  • cover
课件65张PPT。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版) 教学实践与建议我们的问题:新课程怎么教?为什么教? 整体和局部 一、化学2的基———化学1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量知识与技能化学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化学科学的价值1、化学原理 了解无机物质分类,各类转化关系;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方法。 酸、碱、盐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条件,常见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书写。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电子转移方向、数目的表示。 原子结构概况,认识结构示意图、原子符号。原子核外电子得失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2、元素化合物知识 联系生产、生活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合金的应用;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化学计量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能应用摩尔单位进行物质组成、变化的计算;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与计算; 了解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4、化学学习与研究方法 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定量研究与科学探究。 5、化学科学的价值 化学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二、四个专题的目标和要求总体认识学习目标,把握基础知识与技能(1)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2)化学反应与能量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3)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核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碳的成键特征元素周期表分子的空间构型四种不同类型的晶体同素异形现象元素周期律同分异构现象知识点1、专题1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原子结构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抓住线索,围绕核心 透过微观结构认识到为什么物质的种类是那么多种多样的,为什么一百零几种元素能形成上千万种物质? (2)学习目标  原子结构: 理解元素、核素的涵义。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掌握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与结构示意图。   从元素结构与性质的变化规律理解元素间的内在关系:   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学活动性、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关系。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认识物质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从物质微观结构理解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间的作用力类型。 知道分子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了解常见晶体的类型、结构与性质特征。 初步认识元素的同素异形现象。 专题1从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多样性来了解物质的多样性 从原子结构来理解元素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根据课程标准,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教学案例1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必修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选修 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分组活动1(思维热身) 每组说出六种元素,并且说明其存在或一种用途。 要求:这些元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中所含有。 设计意图 教学素材与思维上的准备情景模拟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根据核电荷数从1到20的元素的一些性质,寻找它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