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3085

氧气的获得 许建锋

日期:2024-05-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863628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氧气,获得,许建锋
    课件名称:《氧气的获得》 作者:许建锋 单位:太仓市浮桥中学 邮编:215434 联系电话:18962617986 E-mail:xu_jianfeng@ 制作时间:2010年8月 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7.0 、photoshop9.0、Flash MX、绘声绘影8.0等 课件使用环境: 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2000、windowsxp或vista操作系统。 硬件环境:需要Celeron 400以上中央处理器、显卡、声卡、音响等。 制作思想: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定性粗略研究化学现象,而要达到这一最低目标也并非易事,比如我们常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太少,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学习要求,大部分人只能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甚至根本看不到实验,听不着课。虽然以往说《氧气的获得》一节应重视实验操作,不宜多媒体演示,但事实证明只实验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本课件恰好能辅助正常课堂实验教学,对于难点和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反复演示,直到弄懂为止。“挑战擂台”部分还设有题库,可反复随机出5道题检验学生对已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实现自动评分,教师能得到较全面的信息反馈。“课堂小结”部分按照知识结构概述本课知识要点,使学生能记住知识的脉络框架和要点。最后的“资料链接”作为教师备课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新课改教学课堂活动的素材,教师可出一关键词,让学生到网络上搜索,学生在参与搜索的过程中能产生向知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内容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知道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反应的原理、装置、检验、验满方法等 3.初步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实验用品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酒精灯、火柴、木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分液漏斗、药匙、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等。 教学过程及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上一讲我们学了氧气那么多的用途, 那么些我们如何得到氧气呢?如何把氧气收集到这个集气瓶中呢?教师举起一个集气瓶向学生展示,这样开门见山把学生思维一下子拉到本课题中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讨论对比,引入催化剂、实验室氧气制取的一般思路和分解反应的结论,一环扣一环,逐渐深入,从而达到本课是的教学目标。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家都知道交流是教学和学习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多项信息互通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查阅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答、对话、理解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实验探究———探究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探究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对比、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并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体验到制取氧气成功的喜悦。 总结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学完本节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反思。一方面,反思教材实验编排、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失败或过失的原因。如: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木条也可能出现不复燃的情况;实验后二氧化锰质量没有改变,课本仅仅用一句话说明,课堂上可添加实验或将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实验来说明;实验中氧气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