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40136

吉林省长春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20351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省,试题,解析,图片,语文,长春
  • cover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每题1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4.晓雾将歇 沉鳞竞跃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8.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命题立意】 考查学生对诗文识记和默写能力。关注经典篇章和篇章中的经典语句。 【解析】 2.考查对“洲”字的理解,应为水中的小块陆地,因此有偏旁。 5. 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理解和审题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课内文言文(10分) 9. 【参考答案】明 宋濂 10.【参考答案】①跑,赶快去。 ②同“披”。 ③系在腰间。 ④光彩照人的样子。 11.【参考答案】 嗜学、讲诚信、敬师长、能吃苦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立意】 【解析】可以围绕文中关键语句思考,如“嗜学”“不敢稍逾约”“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等句子思考。 12.【参考答案】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与作者“緼袍敝衣 处其间”形成的对比;表现作者志趣的高尚和精神的富有。 老师的“叱咄”学生的“色愈恭,礼愈至”对比中映衬出作者的虚怀谦恭、好问钻研的精神。 (列举1分,好处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命题立意】立足写作手法,理解作者说理的恳切程度。 【解析】咬文嚼字,从衣着和态度梁方面,体会宋濂少年求学的艰辛,进而突出其勤勉与热爱。 13.【参考答案】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可“德有成业有精”者却是少数,这正是 因为我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不刻苦,不专心。本文作者年少时的经历有力的告诉我们只 有刻苦专心,才能学有所成。这就是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 (围绕学习或生活均可。观点 占1分,思考表达占1分) 【命题立意】思考文化的传承。在物质条件良好的今天,勤学精神的表现未必是苦读,而是 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脚步。 【解析】学生言之成理,有个人的理解思考即可。 (乙)课外文言文(5分) 14.【参考答案】①背诵 ②合(共1分,每词0.5分) 15.【参考答案】唉,使我事业失败的往往是这两种不良品质。(2分) 【命题立意】翻译语句,进而理解文章大意。 【解析】重点关注“败”字的用法。理解使动作用。 16.【参考答案】 年少时记忆力强应珍惜光阴勤奋读书;成年后要勤苦钻研弥补善忘的不足。 (依据文意1分,个人理解1分,共2分) 【命题立意】与《送东阳马生序》建立联系,加深学生对为学精神的理解和思考。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7.【参考答案】(1)tuí (2)yù (3)lù (4)tī(共2分,每小题0.5分) 18.【参考答案】因为鲁迅先生逆世俗而上,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敢直指国人弊病,敢指出国民劣根性。(共3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从字面梳理,理解作者思想和观点。 【解析】走近鲁迅的形象,读出他的与众不同,也读出自己的思考发现。 19.【参考答案】文中的短衣帮,见到孔乙己就高喊,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孔乙己你怎么连个秀才都没捞到,残忍的揭孔乙己的伤疤,将孔乙己当成娱乐的对象。(共4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以教材为原点进行拓展阅读,形成课内和课外内容的贯通和联系,增强积累。 【解析】“看客”现象是鲁迅的多篇作品中深恶痛觉的,也是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的某一点表现。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和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阅读兴趣。 20.【参考答案】这种偏激的举动实际上是鲁迅对中国古文明的思考:中国旧有的文化麻痹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观念的解放,所以鲁迅持批判态度,也是希望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