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352704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专题三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说课课件(23张)

日期:2024-11-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079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必修,人民,专题,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 cover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2.课标要求 3.三维目标 4.重难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课,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时间和内容上它承接了第二课《辛亥革命》,又为专题四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课在整个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三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基本脉络,感受到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艰辛。 2.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三维目标 掌握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十年对峙、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感悟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感受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分析概括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的意义,以及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读史料,辩证质疑,归纳概括 认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采用自主阅读,总结概括的方法,结合表格法 4.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史实,即掌握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国共十年对峙期间、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难点: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意义;分析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Text Text 优势 劣势 对策 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探究欲望,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课堂参与性较好;初中接触过本课的部分内容,因此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 历史知识不够系统化和深入;本课内容过于庞杂繁多,预计传统教学枯燥乏味; 比较分析,史论结合;辩论质疑,增加兴趣。 2.学法 三.说教法 主要掌握比较分析法,不同角度解读史料、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对归纳总结、协作学习,以及表格法有一定的认知;采用辩论的方式探究问题。 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引导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读史料,结合问题导学法和探究讨论法;适当采用表格法。 一条主线:比较中解读历史 研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和《蒋介石日记》,比较二人对同一段历史的不同态度 四个核心问题: 整体构思 探究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 论争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对日态度问题 评析解放战争的成败 四、教学过程 比较两地教材目录,直观体会对同一段历史的不同评述; 激发学生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历史的兴趣。 一、對日抗戰是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1.戰前:日本即不斷進逼,導致中國無法在內部完成整合統一 2.戰時:中共躲過被剿滅的命運 二、從抗戰後期到中共政權的建立,國共鬥爭是中國歷史的主流 1.自中共建立後,國共間的鬥爭即未曾中斷 2.抗戰結束後,國家立即陷入內戰 台湾目录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比较教材 ,导入新课 中国内地和台湾教材关于同一部分内容的比较: * 过程与方法:回顾以往知识,自主归纳总结; 知识与技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对下面的具体分析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感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年的艰辛历程。 五四运动:1919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 国民革命: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解放战争:1945—1949年 问题设计:回顾初中知识,请简单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辩证质疑 ,解决重难点 明确本课讨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有整体认知 蒋毛二人眼中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对日问题 解放战争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辩证质疑 ,解决重难点 蒋介石将五四的意义缩小为学生的爱国示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