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70284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1记叙文阅读复习 课件(幻灯片27张)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406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记叙文,27张,幻灯片,课件,复习
  • cover
课件27张PPT。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的要素 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具备六大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羚羊木雕》一文,人物———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时间———晚上;地点———我”的家里;起因———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友万芳;经过———在爸妈逼迫下,“我”向万芳索回羚羊木雕;结果———好朋友万芳为了不使“我”为难,主动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二、记叙线索及作用 1.含义:线索是贯串全文,将材料串联下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线索设置的方式: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为线索。 (2)以事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先后写了父母追问木雕下落、“我”回忆赠送木雕给万芳、父母逼“我”索回木雕、“我”找万芳要回木雕等内容。 (3)以事件为线索(依据),围绕中心事件展开叙事,如《斑羚飞渡》一文,围绕斑羚群“绝境求生”这一中心事件,先后写了斑羚群被困伤心崖、老斑羚试跳失败、头羊指挥斑羚群分列结对、老少斑羚试跳成功、斑羚群成功飞渡、头羊从容赴死等内容。(4)以时间为线索,如《最后一课》一文,先后写了上学路上、上课之前、最后一课、下课之时等内容。 (5)以地点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写发生在百草园里的诸多趣事,再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 (6)以感情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先后写了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等内容。 3.线索的类型及其作用: (1)明线: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2)暗线:与明线共同贯串全文,也为情感抒发提供切入点。 (3)双重线索: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主要形式有:虚实结合、纵横交叉、一主一次、平行发展等。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变化。三、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2.第二人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里,运用了第二人称“你(们)/您”,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和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3.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他/她”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物、场景等。 作用: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表达的方法,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事和议论。四、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串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进行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1)环境描写(在后面的小说中介绍) (2)人物描写 按描写内容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 ②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③行动描写(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④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