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70285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专题2说明文阅读复习 课件(幻灯片12张)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1442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部分,专题
  • cover
课件12张PPT。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知识梳理固基 一、说明文的概念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就叫作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事物的特征,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 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事理,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被压扁的沙子》等。 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 所谓平实说明,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 所谓生动说明,就是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生动性,引出说明对象。(如《大自然的语言》前两段就用了生动说明。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是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相结合。(如《苏州园林》的语言既平实又生动。)三、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说”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如《中国石拱桥》是“总—分—总”式结构,《苏州园林》全文是“总—分”式结构,《大自然的语言》首段是“分—总”式结构。 2.层进式: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文章的层次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间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事理说明文多用层进式结构。如《向沙漠进军》就是层进式: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进军—进军的前途如何。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语言标志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包括:由早到晚,由春到冬,由古到今等。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使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等依次进行说明。说明实体事物(建筑物)或者介绍名胜古迹,常采用这种顺序。说明建筑物,常采用下列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前到后,从外到内,东—南—西—北,由远及近,由中央到四周等。如《故宫博物院》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按照瞻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依次介绍。介绍名胜古迹,一般按照游踪或者居高临下,作俯瞰式解说。3.逻辑顺序(逻辑,思维的规律):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常见的逻辑顺序包括: (1)由主要到次要:如《中国石拱桥》第9段介绍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三个原因,就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说明的。 (2)由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桥》按照“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顺序进行说明,由概括到具体。 (3)从整体到局部:如《苏州园林》的第2段总说,第3~9段分说,从整体到局部。 (4)由特点到用途:如《看云识天气》第6段,先介绍云上的光彩现象,然后说明如何根据光彩现象识别天气。 (5)由原因到结果:如《恐龙无处不在》由南极化石引出“大陆漂移”说。(6)从结果到原因:如《死海不死》说明的内容是,人浮在海面上不会被淹死—海水浮力大—海水咸度很大—海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死海源头约旦河含有很多盐类,大体按照由结果到原因的顺序安排内容。 (7)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前三段说明现象,第4段讲本质。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