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92959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104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 cover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标解读】 1.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认知提示:知道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和统治者的博大胸怀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重要原因。 解读:?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实例,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知识结构】 【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三部分内容中,既有外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例,也有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玄奘西行则介绍了中印文化交流。学习这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重要方式,着重点在学习,方向是日本主动学中国。随行的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的访问学习,使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应日本僧人之邀,随遣唐使回访日本,着重点在传播,方向是中国主动帮助日本。学习和传播两个层面显示出唐朝文化在当时东方世界占有领先地位。玄奘西行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事例,它与遣唐使、鉴真东渡一起,构成了唐朝时期中印、中日,乃至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生动画面。 【本课突破点】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是本课重点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鉴真东渡日本,受到日本朝野热情款待,并在日本传授佛经、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中国文化,直至圆寂的情况。关于《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先请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进行描述,再提问学生:鉴真为什么双目紧闭?由此引出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才获成功,途中所遇困难难以想象,致使双目失明。然而鉴真没有屈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旧东渡日本,使学生认识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玄奘西行的经历和玄奘西行的贡献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玄奘西行的经历包括三部分:一是西行取经经历,二是天竺游学经历,三是回国后的译经生涯。教师可利用教材《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指导学生找到长安、河西走廊、西域、天竺等几个重要地点,再结合地形突出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西天取经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广为人知的《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玄奘西行的贡献:一是取经、游学、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地一百多个国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