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0068

(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24 河中石兽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30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
  • cover
24 河中石兽 随堂训练 01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纪昀(yún)   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zhào) 曳(yè) 铁钯(pá) 木杮(fèi) 湮于沙上(yān) 啮沙(niè) 溯流逆上(sù) 臆断欤(yì)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靠近) (2)山门圮于河(倒塌) (3)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4)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5)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6)曳铁钯(拖) (7)尔辈不能究物理(研究、探究) (8)众服为确论(正确的言论) (9)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10)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3.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解析: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助词“的”。) 4.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两处)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果/得于/数里外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吗? 02课内精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2)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3)棹数小舟(船桨,这里指划船) (4)湮于沙上(埋没) 7.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8.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9.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10.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示例: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03 拓展阅读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1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1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执竿入城(握,持) B.不可入(进入) C.但见事多矣(但是) D.遂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