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3400

第15课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78752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5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课件,教案
    中图版九下历史第15课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课题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 四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理解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启示 重点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难点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并抛出问题: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吗?下列四位领导人分别是谁? 俄罗斯国旗 苏联国旗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预习课本,回答问题 抛出问题,为引出正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推广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在东欧,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并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在亚洲,苏联与中国建交,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拉美一国:古巴 1.经互会成立: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1949年 2.中苏建交: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1949年 社会主义阵营 “横空出世一战中, 社会制度初显优。 旷世奇功二战中, 一朝解体两级终。” 二、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1894—1971) 多媒体展示赫鲁晓夫的人物简介,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1.当时苏联存在的社会状况是?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为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第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 ①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②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2.赫鲁晓夫改革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基本表现有哪些?结果如何?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吕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赫鲁晓夫在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农业方面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等;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结果: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激化了各种矛盾。 3.阅读资料试着分析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西伯利亚西部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1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阿尔泰地区增加了3倍。 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在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区的玉米一无所获。 ①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农业方面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