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5268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同步练习: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5277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2课,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练习,同步
  • cover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单项选择 1.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想要拍摄一部《大唐明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轻徭薄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C.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D.重用名臣房玄龄、杜如晦 2.“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商朝的世袭制 3.“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反映了唐太宗(  ) A.勤于政事 B.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C.节俭治国,反对奢华 D.唯才是用 4.下面是一位历史老师写的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其中描写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对联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湎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5.右图反映了唐朝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处应处于(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玄宗统治后期 C.唐高宗统治前期 D.唐高宗统治后期 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三者的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  ) A.戒奢从简 B.重用人才 C.重视地方吏治 D.虚心纳谏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  ) A.政治清明 B.科举兴盛 C.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 二、组合列举 8.唐朝前期,国家强盛,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名君贤臣。 (1)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_____。 (2)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创立了殿试制度。 (3)唐玄宗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三、材料解析 9.观察海报,回答问题。 (1)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哪位皇帝纵横跌宕的一生?结合图(a)和所学知识,说说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4分) (2)结合图(b)和所学知识,说说武则天对唐朝起了什么作用。(2分) (3)结合图(c)说说唐明皇是谁。他统治的前期被称为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以上三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国家兴盛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 四、活动与探究 10.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即便今天,他仍是史学界关注的热门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言行,探究下列问题。 【珍惜人才】 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_____殂逝,朕亡一镜矣。” (1)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名字。从这句话中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的一个原因是什么?(2分) 【以民为本】 材料二 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唐太宗的哪一措施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2分) 【遴选能人】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3)材料中“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反映出科举制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历史感悟】 (4)你认为我们国家想要再现盛世局面,实现中国梦,应该怎么做?(2分)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 1.A 2.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中书、门下、尚书”,可以判断材料介绍的是三省制。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B项。 3.D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唯才是用。唐太宗选贤用能,知人善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无关。 4.B 5.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