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530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560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文学艺术,前期,清朝,21课,练习
  • cover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单项选择 1.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A.吴承恩 B.曹雪芹、高鹗 C.孔尚任 D.施耐庵 2.清代,小说创作继续发展。某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为世人熟知,一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画面,更是预示着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部小说是(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清朝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 A.昆曲、京剧 B.秦腔、汉调 C.湘剧、花鼓戏 D.徽剧、湘剧 4.某县中小学校举行“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县艺术团的艺术家为学生们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长生殿》 C.《桃花扇》 D.《牡丹亭》 5.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有关昆剧说法正确的是(  ) A.昆剧的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 B.昆剧又叫皮黄戏 C.由于不再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昆剧逐渐走向衰落 D.昆剧就是后来的京剧 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小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生、旦、净、末、丑”等资料。你认为该“小课题”最有可能是(  ) A.清代的思想成就 B.文学体裁的变迁 C.辉煌的经典著作 D.戏曲的发展历程 二、组合列举 7.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_____》。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_____》。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_____》。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_____》。 三、活动与探究 8.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古典小说展示】 材料一 《红楼梦》问世后,据载: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 (1)阅读材料一,分析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追捧《红楼梦》。请写出这部长篇小说的历史地位。(4分) 【戏剧表演动态】 材料二 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原创版,到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经上演了四百余年,汤显祖娓娓描述的爱情故事,征服了无数观众,尤其是那些情窦初开的青年。 (2)汤显祖通过“娓娓描述的爱情故事”批判了什么?(2分) 材料三  (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请你说出这一剧种形成的时间、基础。分析京剧能够长久不衰的原因。(3分) (4)根据教材和所学知识总结明清小说和戏剧的共同点以及这些共同点的成因。(4分) 1.B [解析] 题干中的目录反映的作品是《红楼梦》,其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 2.C [解析] 阅读题干可知,题中所说的女主人公是林黛玉,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故选C。 3.A 4.D 5.A 6.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孔尚任与《桃花扇》是昆曲的传世之作;“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因此该“小课题”最有可能是戏曲的发展历程,选项D符合题意。 7.(1)三国志通俗演义  (2)水浒传  (3)西游记 (4)红楼梦 8.(1)《红楼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书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符合题意即可)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