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5334

2019年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日期:2024-05-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7988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9,年春部,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
  • cover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及有关史料,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北宋政治重文轻武特点的形成及其影响;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或表演课堂剧等形式再现历史,多渠道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与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后果。 教学难点: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民间流行的俗话则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为什么两宋时期重文轻武的风气如此突出呢?我们首先来了解北宋的建立概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目,了解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2.结合《北宋形势图》,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3.表演历史故事———杯酒释兵权。说说宋太祖为什么要这样做。 (备课素材附历史剧本———杯酒释兵权) 提示: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所以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5.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概括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目的 措施 影响 军事 方面 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禁军分内外驻屯,将领经常调换,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权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中 央 削弱宰相的权力 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 实现了民、军、财权的分立,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 在地 方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缴地方官的财税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也造成了地方官僚机构的臃肿   教师归纳宋朝政治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统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多次失败的原因之一。 目标导学二:重文轻武的时代 1.史料解读 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