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0844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4222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学期
  • cover
课件20张PPT。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 中国钢产量中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 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原因: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刮; 三是战争的破坏。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材料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 (1953~1957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 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 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 有的壮举. 材料二:“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 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便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 农业改造是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化的途径。 商业改造主要采用公私合营的形式。中共八大 1956年秋 大会分析主要矛盾的变化 提出了主要任务和总任务 提出了经济建设方针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过渡时期: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总路线的提出:时间 内容 评价 2、内容 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的高速度和高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 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4、实质:“左”倾冒进错误的严重泛滥 5、严重后果:经济(经济比例、农民利益) 政治(从实践上改变了八大的正确方针) 6、评价:愿望美好 方法错误 损失惨重 全民炼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小姑娘卫星是这样炼成的 1958年“大跃进”运动是在总路线的指引下迅速发展生产力的一次尝试。--不但没有“大跃进”,相反却导致了挫折。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带来巨大灾难。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内容: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 目的:搞好经济建设的综合平衡材料一:我国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材料三: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课后练习: 1、下列成就是在“一五”期间取得的有 ( ) ①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 沈阳机床厂 ③ 武汉长江大桥 ④ 大庆油田 A、①②③④ B、 ②③ 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①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②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③ 三大改造完成 ④ “大跃进”运动开始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②④① 3、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直接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 B、中苏关系破裂 C、严重的经济困难 D、八大方针的实施 CBC 4、 “谷撒地,著叶枯,青壮炼铁去,收和童与姑,来年日子怎 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5、 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 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之处在于 ( ) A、没有认真计算亩产 B、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C、过分夸大了客观作用 D、没有发动群众 CD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