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13826

高中信息技术初始Python课件(16张幻灯片)+教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1804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信息技术,初始,Python,课件,16张
    初始Python 教学设计 课题 初始Python———你超重了吗 科目 数据与计算 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本次课时 第1课时 课前 准备 多媒体网络机房、投影、导学案,软件教程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了解Python的运行环境及工作原理; 掌握Python中输入、输出与数值计算的方法; 理解Python中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使用方法; 过程 与 方法 利用Python编写一段代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标准体重,判断自己是否超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情感 态度 与 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的数据处理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启发思维,逐渐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对身高体重数据的分析,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 材 分 析 教材 及处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交互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迅猛增长,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数据与计算》模块针对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分析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强调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利用Python编写一段代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标准体重,判断自己是否超重。通过这个实例,感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重点 掌握Python中输入、输出与数值计算的方法 难点 理解Python中条件语句(if、elif、else)的使用方法,并能自主设计出程序代码,实现计算机与人的互动。 教法 任务驱动式、讲授法 学情 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们是高中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尚可,但是深入到计算思维,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不是很熟悉,所以本节课是利用一段简单的代码,通过对身高体重数据的分析,感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 授课过程 过程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学生们熟悉的明星胖瘦对比照片,阐述肥胖可能导致的系列健康问题。那么,你对自己的身材满意吗?你的体重标准吗?是不是超重了呢?本节课我们就要利用Python来编写一段代码,测试一下每个人的体重是否标准。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ython。 通过对比明星胖瘦照片,引起学生对自己身材数据的关注,从而导出本节课主题。 了解Python 5分钟 环节一--了解Python 教师演示: 方法:开始菜单,运行Python2.7,并输入语句print hello,回车后查看结果有错误,再次输入“print “Hello”,”输出“hello”,由此得出引号在python语言中的作用———引号里面是字符串,是想要显示的内容;再多输入几句: print 100+200 print “100+200=”,100+200; print “onentwonthree”; name=raw_input(“Your name”) 讲解知识点: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它是最简单的纯代码式语言,关键是免费、开源。 Python的哲学就是简单优雅,尽量写容易看明白的代码,尽量写少的代码 过渡语:通过以上语句的运行,再次说明Python的特点,同时也说明python本身保存程序、写大型程序不是很方便,所以必须配有文本编辑器,从而介绍Notepad++,并演示如何使用Notepad++写代码、保存成py文件类型,并在cmd命令下运行程序———输入指令如:“python E:me.py” 语言环境: 编译环境:Python2.7或Python3.6; 文本编辑器:Notepad++ 运行程序:windows自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