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19998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预习+随堂+检测):7.溜索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53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7.溜索直击中考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是一盖灯 崔 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①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 “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微词典】[1]踉跄(liàng qiàng):指走路不稳。[2]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1.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_____ ②_____ 2.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_____ 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 _____ 4.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_____ _____ 二.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怒江东岸的傈僳族村寨拉马底村被怒江一分为二,一条距江面30米,长100多米的索道,是来往两地的桥梁。邓前堆是这里的村医,为了给村民治病,28个寒来暑往,他背着药箱过溜索来往于怒江两岸,出诊5000多次。“我有一点医疗技术,就想干好这份工作。”邓前堆的想法很简单。 材料二:中共中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