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20108

湖南省娄底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05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湖南省,娄底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娄底市2018-2019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大联考(文科)历史试题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B.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答案】B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限定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仁者爱人是儒家孔子的思想,民贵君轻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B正确;“万物虚无,祸福相倚”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A;“兼爱非攻,节用尚俭”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C;“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是法家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分析解答。 2.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此背景下,西汉政府立国的指导思想是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汉初经济残破凋敝、国贫民穷的情况,结合所学,在此背景下,统治者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故A正确;依据所学知识,西汉初年吸取秦朝灭亡教训,采取无为而治的宽松统治政策,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峻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儒家思想注重道德教化,不是汉初的统治方略,排除C;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平民小生产者利益,不是汉初的统治方略,排除,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汉初”“西汉政府立国的指导思想”,联系所学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分析解答。 3.“三纲五常”作为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下列表述不属于“三纲”的是 A.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B.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C. “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D.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体现君为臣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体现父为子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体现夫为妻纲,ABD不符合题意,排除;“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属于五常中的“义”,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属于“三纲”,结合所学三纲五常的内容分析解答。 4.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 A. 信仰重建的完成 B. 普及化的实现 C. 伦理纲常的弱化 D. 思辨化的趋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指出孔子很少提及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这些概念,结合课本知识,儒学在周敦颐、邵雍等人的解释下,将佛、道等知识与儒学进行融合,运用系统的思辨,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并严格区分了天、道、性等观念,体现了儒学思辨化的趋向,D正确;信仰重建任务的完成的标志性事件是陆王心学的出现,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学“普及化”,排除B;儒家一直强调纲常伦理,理学更是注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因此纲常伦理的弱化这一说法有误,排除C。 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要求冲破程朱理学樊篱,故“异质”是指新兴市民阶层的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