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2156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上学期]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54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学期
  • cover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 2.掌握党中央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的方针及意义 3.了解“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成就 4.理解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包含的内容、原则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国情提出的,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全面理解并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方面的伟大成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对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讲述,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及改造完成的意义。 4.通过对1954年宪法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航程提供了法律保障,提高遵纪守法观念。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的分析,理解其内容的含义和特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有机结合的史实,深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 3. 通过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史实分析,提高学生综合理解问题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1954年社会主义宪法 ●教学难点 1.对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的分析 2.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原因的分析 3.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条件的分析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挂图 ●教学方法 1.进述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适用于教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 2.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五”成就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3.综合归纳法:主要适用于教师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程”这一问题的分析。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堂构思 本节课主讲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问题,内容繁多、头绪复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讲述“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重点分析清总路线提出的情景、实质、内容等问题。 二、在讲述“三大改造完成”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综合列表分析,加强直观教学。并引导学生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过程”这一重要问题。 三、在讲述“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这一问题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五”期间所取得的重大经济建设成就,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如“长春一汽”等“一五”成就。 四、教学结束时,要出示练习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和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这就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板书]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教学建议]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清过渡时期概念。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客观条件、内容、实质,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等问题。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 (1)正确认识过渡时期的概念。 [教师讲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1949年我国建立起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