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27415

小学语文 教科版 第六册(2018)成功之路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0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语文,教科,第六,2018,成功之路
  • cover
* 成功之路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荐、陋”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功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通过阅读罗丹的故事,知道成功来自于专心致志和全身心的投入。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罗丹工作时的聚精会神和全身心投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生疑。 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2.质疑:课文是写谁的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到底是什么呢? 二、简介人物,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人物简介。 罗丹,法国雕塑家。十四岁开始随名师学画,后又学习雕塑,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5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著名作品有《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荐 陋 膏 翼 宛 躯 善 (2)读一读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简陋 宛如 无足轻重 神采奕奕 身材魁梧 喃喃自语 大功告成 小心翼翼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一位作家的笔讲述了一个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作者感悟到了成功的秘诀。) 2.给课文划分脉络。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要介绍“我”25岁时的成就和感觉。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讲述“我”拜访罗丹的故事。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概括写一位艺术大师给“我”的教育,给“我”带来了一生的转折点。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第十二自然段),“我”拜访雕塑大师罗丹。 第三层(第十三自然段),“我”的感悟。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罗丹品质的? 板书:语言:喃喃自语  把你忘了      动作:退后一步 微笑  眉头紧皱   神态:眼睛里放出光芒 什么都忘记了  四、读重点句,理解课文。 1.“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还有很多不是,可自己不能确定短处究竟在什么地方。” 这是主人公“我”成名之后心中的困惑。下文拜访罗丹为“我”解开了这个困惑。所以,这个困惑为故事的展开打下了伏笔,做了铺垫。 2.“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育。这教育初看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事实上却是我一生写作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过渡段,有以下几个作用:(1)引出下面的故事;(2)强调下面的故事在我一生中的重大价值;(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期待。 3.“那是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被罗丹邀请,参观他的雕刻室。” “引荐”是推荐、介绍的意思。 4.“他的雕刻室很简陋,装着高大的窗户。里面……这地方显示出它的主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工作、不断地研究。” 这段是对罗丹雕刻工作室的描写。“简陋”是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他的工作室却很“简陋”,说明罗丹是一个注重实际而不讲求排场的人。工作室里的许多东西:已完成的造像、模型、各种速写的图形……说明了罗丹繁忙的工作状态。“一只膀子,一只手,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指头或一个小关节;桌上堆着各种速写的图形”,说明罗丹对雕塑的研究十分深刻、细致,甚至细致到一个小小关节的雕塑形态。 5.他揭去盖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个神采奕奕的半身塑像来,“我觉得这已是完工的了。” 这是罗丹向“我”介绍的最新作品,它是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因为“我”一眼就看出这尊半身塑像的神情———神采奕奕,说明雕像十分生动传神。连罗丹自己也认为“这已是完工的了”。 6. 这位身材魁梧、一脸灰白胡子的老人,往后退了一步,侧着头仔细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