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2899

秦朝的统治[上学期]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992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秦朝,统治,学期
  • cover
课件28张PPT。秦朝的统治第一节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一、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二、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渴望统一 B、实力最强 C、统一策略正确 D、重视人才思考B中华民族的象征———万里长城 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国家的建立者。 秦朝的疆域西到陇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措施:政治方面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 人独裁 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 命于中央 C、赢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 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练一练B1、按秦朝制度,调动军队的权力归(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2、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3、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ABD演变过程 战国(雏形、初步形成)———秦朝(确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新的发展)———明清(顶峰)经济方面1、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 4、统一车轨、驰道。秦驰道示意图 楚贝币韩赵魏布币齐刀币秦半两钱 《史记 平准书 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小篆书同文秦简中的隶书 李斯篆书 秦朝将小篆列为统一文字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秦坑儒谷,在今陕西临潼洪庆堡村西南 。 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期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说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原因:1.徭役繁重 2.刑法严酷 3.赋税沉重 4.土地兼并严重大泽乡 起义秦 朝 灭 亡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有关吗? 大讨论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是我国政治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