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227

16—18世纪的亚洲[下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20330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世纪,亚洲,学期
  • cover
课件26张PPT。 东方有中国、印度和中东三大传统文明区域,还包括广阔的边缘文明地带。16—18世纪的亚洲 在17世纪中叶的东方,最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帝国: 中华帝国(清朝) 莫卧儿帝国(印度)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萨非帝国(伊朗) 它们分属两大传统区域文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思考:16-18世纪两大传统文明有哪些共同特征?如果有时间机器,在16—18世纪,你会选择住在欧洲还是亚洲,哪个国家?说明理由。封:解体,资:兴起资革命胜利资生产关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17世纪东方最发达的国家无疑还是中国。1644年中国开始了清朝的统治。开国之初的清朝政策比较开明,但到了17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民就已陷入普遍的贫困状态;18世纪初,清政府又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落日的辉煌———康乾盛世 一般说来,专制国度的统治集团没有一个不腐败的。清朝中国在康熙帝1667年亲政前,满族统治集团就相当腐败。后来康熙帝花了很大力气来解决腐败问题。个别有作为的君王反腐倡廉的良好愿望不可能真正医好“腐败”这个专制政治的绝症。乾隆中期以后腐败问题又日趋严重。 乾隆帝康熙帝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幕府统治的概况: (1)出现时间:12世纪 (2)三大幕府: 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江户)幕府 (3)首脑:征夷大将军 (4)特征:天皇傀儡、幕藩体制源赖朝德川家康源赖朝德川家康2.德川幕府的统治 (1)政治: a )幕藩体制 b)“四民”等级:士、农、工、商 c )武士道材料一 规定各大名参觐时之随从人数。参觐之时,各应按照身份行事 --摘自161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 材料二  规定大名、小名须轮替居住于江户城市。参觐之期,定于每年之四月。……往来江户,悉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 --摘自163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 思考:将军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是什么? 德川幕府通过提倡儒家朱熹学派,为其政权奠立思想基础,因为儒家强调孝顺长者、忠于上级的美德,认为任何社会都该如此。在理想的日本家庭中,父权是绝对的、无可争辩的;这一点甚至比在中国得到更为明确的表达。对德川幕府来说,尤具吸引力的是,儒家还强调了政治上的合法正统地位的伦理基础和一切守旧的品德。德川家康本人在他颁发的《武家诸法度》中,为武士规定了着重于个人尽忠、尚节制、守简朴和接受等级区别的行为准则。这种意识形态带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家庭制度,尤其是武士制度,由于服从于幕府将军或大名的利益与社会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协调远远超过中国,因而,为民族团结和民族活动能力提供了根本基础,便利了日本19世纪的明治维新。 (2)经济:自然经济 a)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领主经济商品化和城市的兴起   三都:江户、大阪、京都 1542年葡萄牙人明德茨 ·平托在九洲南的种子岛登陆,他是第一个出现在日本的欧洲人。此后日本与西方文化交流渐频。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渐渐采取闭关锁国政策,1636年颁令严禁日本人出国,由此开始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闭关自守时期。 (3)外交:锁国政策(3)外交:锁国政策 a)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目的:防止西方影响,巩固封建统治 c)评价: ———消极的自我保护: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独立,但不能从根本上扼制殖民侵略; ———长期锁国造成落后:隔绝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延缓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在外交上的表现 在幕府推行的锁国政策后,西洋各国中只有荷兰被幕府允许通商,结果荷兰人将西洋学术通过荷兰语介绍到日本。所谓兰学本指荷兰传入的医学,但实际上等于中国的西学一语,包含西洋的一切新知识在内。由于当时荷兰被称作和兰,或阿兰陀,因而西洋学术也被称作兰学。“兰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