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2张PPT。同学们好2005.11.2 仪征市朴席中学 张爱平 老师们好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第一步:“了解”—历史史实、线索、概念、特征快速阅读,提炼要点 1.概括新中国初期外交原则、外交政策、外交方针. 2.列举建国初期主要外交成就(三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外交 政策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人民政府公告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为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卫人民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于孤立方针含义意义开拓外交新局面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1950)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3.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毛泽东访苏(1949.12.16—1950.2.17)《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定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精读细读,思考问题 1.结合国际背景,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原因.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内容是什么?其意义何在? 3.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和封锁(外交孤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内容: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的召开■ 问题探究: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第三步:“见解”— 评价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认识: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 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个,租界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就多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外人评价说;“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历 史 小资料◆课堂讨论:如何评价“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国家利益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国际环境 开拓外交新局面与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 周恩来 的外交艺术之探究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再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