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43290

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步练习

日期:2025-10-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23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步,练习
  • cover
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做到保护和传承,就得靠( ) A.法律 B.道德 C.创新 D.珍藏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做好这一“传承发展”工作,就要( ) 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②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 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④让中华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如图漫画“老树生新叶”的寓意是告诉我们要( ) ①坚守和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②以开放胸怀发展各种文化 ③以正确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④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4、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展示和表演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②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未成年人无关 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远离普通人的生活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5、雄安新区在全域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老房子、老井、老树、老磨盘戏台、桥梁、水闸、水塔、雄县佐各庄烈士墓、安新端村惨案遗址、鹰爪翻子拳、雄州黑陶制作技艺、郭村狮子会、雁翎大刀、大田庄村苇编字花席等陆续被建档“存根”。开展此类计划( ) ①是建设共同精神家园的必然选择 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③有利于延续地方历史文脉,传承乡土文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④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实现文化创新,就要( ) ①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既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 ③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照搬西方文化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再到《朗读者》,这三档节目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一现象( ) ①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化 ②说明中华文化对我们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 ④说明我们要进一步创新中华文化的宣传形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建设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①面向现代化②面向全国③面向世界④面向未来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谭维维演唱的《墨梅》,不仅融入流行唱法,也融入了琵琶、古筝等中国元素;王俊凯演绎的《明日歌》由百余位机器人伴奏;曹轩宾用陕西方言唱出“渭城朝雨浥轻尘”,让800年古琴余韵响彻长空......《经典咏流传》让古诗词有了“新搭档”,这( )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 ②有利于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新与建设的强大引擎。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新兴文化业态的是( ) ①新兴电视媒体②数字广播③网络游戏④流动多媒体 A.①③④ B.①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