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55832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全套(18个专题)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17297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
    本专题考试大纲: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5.毛泽东思想 6.邓小平理论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考查较少。在题型上,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命题主要集中在“师夷长技”、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方面。复习时应重视民族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重视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知识框架】 本专题分为两条主线: 主线一 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文化变革”三个阶段,学习的道路也经过了由英国→日本→美国→俄国的演变,这个过程中带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每次发展都伴随着思想领域的交锋论战,并体现出内在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主线二 中共的三大理论成果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并中国化的产物,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怎样完成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解决了新时期的党建问题。 考点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统治危机。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3.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二、“中体西用”思想 1.内涵:“中体”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用”指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以求富国强兵。 2.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3.评价 (1)积极方面: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维新思想 1.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早期维新派主张从学习西方的科技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为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 2.主张: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提倡西学,改革教育等。 3.影响: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四、新文化运动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评价 (1)进步性:动摇了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考点二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为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意义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历史背景 1927年,民主革命遭遇了重大挫折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 解决问题 中国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