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共创美好未来 第15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帮助学生认识当代国际形势和时代潮流,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树立全球观念,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2. 引领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善于学习、借鉴异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教学目标 ◎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以国际视野、从时代发展潮流来观察现实生活和国际形势,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 1. 认识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对话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态势。 2. 理解我们青少年学生树立全球观念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多年来,中国与美国两个大国之间既有矛盾,又不断加强合作,已构建起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形成了人文交流、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相互促进等中美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中美之间的对话交流主题不断拓展、形式日趋优化、内容日益丰富、成果逐年增多,在诸如清洁能源、绿色经济、海洋开发、网络安全、核危机、反恐、联合国维护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建立对话机制能让彼此更加清晰地了解对方的想法,更加准确地把握合作的关键和分歧的症结。 1.不断发展的对话与交流 1. 请根据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列举一些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对话与交流的实例。 2. 教材上说:现在“地球变小了,世界变大了”,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3. 对话与交流为什么会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教师归纳: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既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和追求,又面临着许多风险和全球性问题,需要大家携手合作、共同解决;另一方面,只有以对话交流的和平方式来解决争端和分歧、促进交往与合作,才能避免两败俱伤、实现互利共赢。 因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潮流,对话与交流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2.以对话交流解决国际争端 ◎问题探究1: 认真阅读教材第62页到第63页上的相关内容和资料,思考探究教材第63页的问题。 1. 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要强调对话与交流? 2. 怎样才能使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取得双赢的结果? ◎教师提示: 1. 对话交流才能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对抗、制裁、战争只能激化矛盾,既损害他国利益,也影响本国的安全和发展;对话交流有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2. 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交流必须坚持平等的原则,尊重别国主权和利益,必须遵守国际法准则,坚持公平正义,才能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合作共赢。 3.以对话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生活观察: 2013年以来,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1. 请用课前收集的资料,沿着“一带一路”线路图,探寻沿途各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的实例。 2. 发展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放与合作? ◎教师归纳: 1.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 应对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对话与交流,开放与包容,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 ◎阅读感悟: 阅读教材第64页到第65页上的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开展活动。 1. 这一板块的学习,主要应懂得哪些道理? 2.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